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的課程設置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的課程設置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勞動教育課程設置:根據《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開足開好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小學1-2年級,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
小學3-6年級,平均每周不少于2課時。
勞動教育中的勞動定位為公益實踐性質,是以學生班級、家庭為基本單位組織開展的集體性的勞動教育活動,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在綜合實踐活動主題中設計日常勞動活動是勞動教育的主陣地;
二是依托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是課程中推進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
三是結合傳統節日開展主題探究,是推進勞動教育的新方式。學生的主題活動包括:設計制作宮燈、皮影、陶藝等。
學校將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鼓勵學生基于興趣,以項目學習的方式,在研究真實問題、技術制作和藝術創作過程中,進行創意制造實踐。
我們可以把教學目標分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健康個性”四個領域。這樣,中小學教學目標體系就是:授受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發展基本能力,促進健康個性發展。
義務教育的教學內容可分為三大部分,內容分別如下:
1、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小學低年級開設品德與生活、語文、數學、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2、小學中高年級開設品德與社會、語文、數學、科學、外語、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等課程。
3、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語文、數學、外語、科學(或物理、化學、生物)、歷史與社會(或歷史、地理)、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以及綜合實踐活動。積極倡導各地選擇綜合課程。學校應努力創造條件開設選修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藝術、美術課中要加強寫字教學。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的課程設置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的課程設置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