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發布于2011年,2012年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內容簡介: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課程內容,第四部分實施建議。每個部分又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還包括兩個附錄:附錄1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附錄2課程內容及實施建議中的實例。
四基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四能是指:發現問題能力、提出問題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目標從"雙基"到"四基"、從"兩能"到"四能",在原有"雙基"基礎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動經驗",在原有"兩能"基礎上增加了"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具有公共基礎的地位,要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
新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2011年。
因為在2011年,教育部發布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行)》,對之前的標準進行了全面修訂,提高了義務教育教育質量和水平,同時也更好地適應了當時社會的發展與需求。
新版標準主要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科學、體育、音樂、美術、信息技術和品德與生活等九個學科領域。
并且在課程的內容、標準、教學目標等方面都進行了全面的更新和調整,力求更好地滿足現代學生的需要。
同時,新版課程又注重德育、智育、體育等方面的全面謀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為重點,是當前我國最重要的一項教育改革。
四大領域
數與代數: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
圖形與幾何:空間與平面的基本圖形,圖形的性質和分類;圖形的平移、旋轉、軸對稱;
統計與概率: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處理數據;
實踐與綜合應用:以一類問題為載體,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是幫助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重要途徑。
小學數學新課標的基本理念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2.數學是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夠幫助人們處理數據、進行計算、推理和證明,數學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數學為其他科學提供了語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術發展的基礎;數學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它的內容、思想、方法和語言是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3.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