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近五年義務教育文件是什么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近五年義務教育文件是什么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911年。
舊中國正式提出試辦義務教育是1911年。該年7、 8月,清政府學部派人在北京主持召開中央教育會議,會議議決了《試辦義務教育章程案》等文件。本案明確規定以四年為義務教育期,并提出了試辦義務教育的辦法。
1912年,民國臨時政府教育部頒布了《學校系統令》,即《壬子學制》,也是規定了“初等小學四年,為義務教育”。至此,從清末以來,擬議、醞釀了10余年的義務教育之事,終于被認定。
1937年,民國政府教育部頒布《學齡兒童強迫入學暫行辦法》,這個時期的義務教育概念是強迫教育。1940年4月,民國政府教育部制定《國民教育實施綱飯》,規定國民教育分為義務教育和失學民眾補習兩部分,兩者同時實施。
擴展資料:
中國義務教育的三個基本性質為強制性、公益性、統一性。
1、公益性
所謂公益性,就是明確規定“不收學費、雜費”。公益性和免費性是聯系在一起的如修訂的義務教育第二條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
新中國成立以后,對普及教育作出了許多規定,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保證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
1.19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的《憲法》規定:"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法律形式確定在我國普及初等義務教育。
2.1986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確立我國義務教育制度的重要法律,是促進和保證我國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的基本法。它的頒布和實施有力地推動著我國基礎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質的提高。
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確立了我國的義務教育制度
早期的四大學制,就是指壬寅學制、癸卯學制、壬子癸丑學制及壬戌學制。
(1)壬寅學制其頒布時間是1902年。
其最大特點是我國第一個以法定形式頒布的學制,但其并未真正實施,當時頒布的文件叫《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是我國第一次規定要實行義務教育的學制。
(2)癸卯學制其頒布時間是1904年。
其最大特點是“我國第一個正式實施的學制”,同時該學制有一個典型特征叫“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癸卯學制頒布的文件叫《奏定學堂章程》。
(3)壬子癸丑學制其頒布時間是1912-1913年。這是民國教育家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時頒布的學制,是我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性質的學制,因此在此學制廢除了讀經講經課,充實了自然科學知識,第一次規定了男女可以同校。
(4)壬戌學制是早期四大學制的最后一個學制,頒布于1922年。
是此學制與前三個學制都以日本學制為藍本不同,其以美國學制為藍本來制定,實行“六三三制”,因此也被稱為“六三三制”、“新學制”、“1922年學制”等。該學制有兩大特點:其一是這是我國早期學制中實行時間最長的學制,從1922年一直沿用到建國以后的1951年,其二是這是我國首個兼顧升學和就業的學制。
2020年1月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發布。(簡稱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全文共五個部份,二十七項目標任務。
涉及農村義務教育的目標任務主要有:
一,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統籌鄉村小規模學校布局,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有計劃安排縣城學校教師到鄉村學校支教。
三,落實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教師職稱評聘向鄉村學校教師傾斜。
四,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納入當地政府住房保障體系。
義務教育的總體目標任務就是努力提高農村教育教學質量。要提高教學質量,離不開教師。
因此農村教師隊伍建設是重點。一是整頓現有教師隊伍,二是充分調動教師積極性,挖掘教師潛力,三是調平充實教師,提高教師素質。
主要的措施是:
一,全面推行"縣管校聘"。讓教師合理有序在全縣各學校之間流動。讓教師有緊迫感,有壓力,把精力集中到本職工作上來。教師應該作好思想準備,適應形勢和發展需要,變壓力為動力。只要認真勤奮努力工作,在哪個學校都有立足之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近五年義務教育文件是什么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近五年義務教育文件是什么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