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階段課標修訂原因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階段課標修訂原因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意義:根據21世紀人才素質的需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構建。
它指出了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特殊功能,提出了學校體育的改革方向。突出顯示了體育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新課程標準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進一步規定體育與健康課程必須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強調體育對提高學生心理、生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作用,在體育史上,將體育的功能延伸到社會生活,提出了四個基本觀點,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修訂稿)》(以下簡稱《標準》)在文本形式上,仍然保持前言、課程標準、課程內容(即《標準(實驗稿)》中的“內容標準”)和實施建議四個部分。但是在這四個方面,不僅做了文字上的修改,使之更為準確、簡明,而且還在內容、體例和理念上進行了一定的修改,更加突出了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的功能。
前言部分對“課程性質”做了較大修改,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歷史課程具有思想性、基礎性、人文性和綜合性四大特性
課標修訂稿更突出了通過歷史學科的教育功能達到“育人為本”、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的教育理念;更強調探究式學習和教與學的創新。
英語課程標準平均每兩年要修改一次。
就是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本次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應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夠達到,體現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應在堅持使學生普遍達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選擇性,并開設選修課程,以利于學生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的機會,為培養學生的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高中生物新課標修改自1985年首次出版以來,經歷了3次大修改。如下:
1、1999年版:對原版進行了一定的修訂和調整,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和實驗指導,同時加強了對生物科學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得教材更加完善。
2、2005年版:在1999年版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修訂,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和知識點,如生物技術、生態環境保護等,同時還加強了實驗指導和實踐操作環節。
3、2013年版:在2005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調整和改進,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和實驗指導,同時更加注重學科的跨學科整合和應用,強化了學科的前沿性和實踐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階段課標修訂原因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階段課標修訂原因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