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具有什么性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具有什么性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1986年4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是我國首次把免費的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義務教育法的制定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雖只有18條,但“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從此成為法定義務。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于2006年6月29日修訂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經過兩年的過渡,中國已與2008年秋季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名副其實的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的特點。
我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九年,這一規定符合我國的國情,是適當的。目前,我國的義務的教育學制的實際情況主要有“六三制”(即小學六年制,中學三年制)、“五四制”(即小學五年制、中學四年制)和“九年一貫制”三種學制。其中還有少數地區實行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即小學五年制,中學三年制,但這些地區目前也正在抓緊實現由八年制向九年制的過渡。從我國學制狀況看來,九年制或八年制的義務的教育包括了初等義務的教育和初級中等義務教育兩個階段。適齡兒童、少年按規定在義務的教育學校完成了九年或八年的義務教育學習,即可達到初中畢業的文化程度。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縮小學校、城鄉、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也就是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在辦學經費投入、硬件設施、師資調配、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大
體處于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與義務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礎性相適應。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包括的內容:
①區域之間的均衡發展;②區域內部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③群體之間的均衡發展,目前應當特別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其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實現教育公平。
上世紀70年代小學和中學的學制是: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共計9年。那時候沒有十年級。大學的年級從不和中小學連著算。1981年9月城市高中改為3年制(所以1982年7月只有縣級以下的高中有2年制的畢業生,次年城市3年制高中有首屆畢業生),從1985年起高中畢業生全是由3年制高中畢業的。
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是從1994年9月1日開始的,包括小學6年,初中3年,并不包括高中。
1986年4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這是我國首次把免費的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自此開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
九年義務教育的意義: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統一實施的具有普及性、強制性、免費性的學校教育。
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實現社會公平的起點。
接受義務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實施 義務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支持義務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具有什么性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具有什么性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