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的特點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的特點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們常見的義務教育特點的表述為:義務教育是強迫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
(1)強制性,又稱義務性。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適齡兒童必須接受教育;二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
(2)免費性,又稱公益性。義務教育是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教育。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收學費,動員社會力量捐資助學,學校應積極改善辦學條件,為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父母和監護人負有保證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責任。
(3)普及性,又稱統一性。原則上義務教育覆蓋我國所有適齡兒童、少年,也包括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盲、聾、啞、弱智和肢殘的兒童、少年。
2.義務教育階段課程的特點
1.義務教育的國家強制性。義務教育的國家強制性,是義務教育最本質的特征。它指義務教育依照法律的規定,由國家強制力保證推行和實施。義務教育不僅是受教育者的權利,而且是國家應盡的義務。
2.義務教育的公共性。義務教育是一種社會公共事業,屬于國民教育的范疇。它是面向本地區、本民族全體國民的教育,不應成為某一階級、政黨或宗教派別的工具而被壟斷。這就是義務教育的公共性。
3.義務教育的免費性。義務教育的免費性是指國家對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除全部或者大部分的就學費用。這是世界各國實施義務教育的一個共同特點。當然,義務教育從免除部分費用到免除全部費用,要從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出發,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
4.義務教育的基礎性。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意味著,根據法律規定,所有適齡兒童。少年都必須完成規定年限的教育,并接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態度等方面的教育。這不僅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而且是現代社會對每一個公民素質的最基本要求。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是國家必須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業。義務教育質量事關億萬少年兒童健康成長,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
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制教育的制度。義務教育又稱強迫教育和免費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具有強制性、免費性、普及性和世俗性、公益性、統一性的基本特點。
民國時期的文盲率,一般認為是80%,比如毛主席1945年在《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提出:"從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中掃除文盲,是新中國的一項重要工作。"新中國剛剛成立百業待興,但中央領導一步到位把義務教育年限達到發達國家的教育水平,體現了國家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堅定信念。
2016年,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小學17.8萬所、初中5.2萬所,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初中在校生4329.4萬人。
2018年12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脫貧攻堅工作進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已覆蓋所有國家級貧困縣,讓3700萬名農村學生受益,營養健康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
2019年4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禁止妨礙義務教育實施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以切實保障國家義務教育制度實施,糾正嚴重影響適齡兒童、少年成長發展的違法違規行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的特點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的特點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