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指在基本均衡發展的認定后,區域教育發展要追求的更高的發展目標,體現在區域內所有學校(小學、教學點、一貫制學校、初級中學、完全中學、特殊教育學校)資源配置的高標準,校際差距縮小,均衡程度達到高水平,同時區域內教育管理、教育教學、學生發展質量方面全面達標高水平,義務教育長期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基本消除。
義務教育法中規定的義務教育目標是努力讓所有的適齡兒童少年都“上好學”。
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統一實施的具有普及性、強制性、免費性的學校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實現社會公平的起點。接受義務教育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實施義務教育是政府的重要職責,支持義務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任務。
義務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紀初,中國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
在義務教育實現全面普及和免費之后,國家明確把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作為義務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努力實現讓所有的適齡兒童少年都“上好學”的目標。
義務教育是面向全體適齡兒童少年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基本均衡的義務教育是政府的法律責任,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都應該享有接受質量合格的義務教育的平等機會。義務教育的屬性決定,義務教育必須均衡發展。
1.出臺義務教育“新五項標準”。市教委等七部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本市義務教育學校建設的實施意見》,實施新一輪校舍建設、教育裝備配置、信息化環境建設、教師隊伍配置、生均經費標準,進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水平。
2.加強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全市建有各類學區和集團276個,覆蓋約85%的義務教育學校。在推進緊密型學區和集團建設的基礎上,啟動研制實驗性高質量學區和集團建設方案。
3.推進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依托專業力量,完成了第二輪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實施情況的中期評估,評估結果顯示,項目實施總體效果優良。
4.高質量落實公辦初中強校工程。128所強校工程實驗校已有6所以資源整合方式成為優質教育資源,122所實驗校普遍取得積極進步。啟動了公辦初中強校工程績效評估,開展了“家門口的好初中”系列宣傳。
5.推動新優質學校高質量發展。開展了第二批新優質學校成長認證,打造了“新優質云講堂”交流平臺,啟動研制新優質學校高質量引領計劃,積極輻射新優質學校改革經驗。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全面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縮小學校、城鄉、區域間教育發展水平的差距,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也就是使區域內義務教育學校在辦學經費投入、硬件設施、師資調配、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等方面大
體處于一個相對均衡的狀態,與義務教育的公平性、普及性和基礎性相適應。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包括的內容:
①區域之間的均衡發展;②區域內部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③群體之間的均衡發展,目前應當特別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其最終目標,就是要合理配置教育資源,辦好每一所學校,教好每一個學生,實現教育公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目標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