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好處論文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好處論文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在論文中引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時,我們需要遵循一定的規范。首先,應明確引用課程標準的全稱,例如《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
其次,當涉及到具體的章節或條款時,務必注明其名稱和編號,以便讀者能夠準確查找原文。
例如,可以寫成:“根據《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思維’章節,我們可以發現……”或“根據《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第三章第一節第二條,‘探究科學問題的能力’是科學課程的核心內容之一。”
此外,在參考文獻部分,應按照國家標準《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要求,詳細列出課程標準的名稱、發布單位、發布日期等信息。
這樣的引用方式不僅規范,還有助于提升論文的學術性和可信度。
現在的九年義務教育大家怎么看?
九年義務教育的教育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先來聊聊教師。
我國的教師隊伍從業人員學歷素質相差極大。
一般來說從學歷中專畢業到清華碩士都有。
雖然說學歷不代表能力,但是大多數高學歷教師從教學觀念,教學手段來說都比低學歷教師來說要優秀。
但是大多數優秀教師都流向了大城市。
教師待遇偏低,那么多年來工資上漲速度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速度,更不要說買車買房了。
當然大城市如深圳外國語學校的教師待遇8000元起,有多種福利和獎金,15000以上的教師也不少。高層次教師拿到的更多。
但是鄉村教師待遇之低也是超越想象,一個月幾百塊你敢信?
這就導致了很多教師補課,收紅包,節假日要禮物等等問題的出現。
九年義務教育我覺得最大的敗筆或者最失敗的改革就是把英語加入到了小學階段的教育中。
小學階段應該是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培養孩子學習漢語的最佳時期,然而現在把英語加入之后,把本來就不多的學習時間又分出了1/3去學英語,而給予語文的時間又減少了,這樣就造成孩子在小學階段,語文的學習基礎沒有打得非常扎實。
到了初高中之后,課業越來越多,學習語文的時間就更少了。現在產生了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很多到了高中階段學習文科的學生,他們的語文考試成績居然不及格,英語的分數反而比語文的分數還要高。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最大的失敗,自己的母語漢語都沒有學好,學什么英語。
語文沒有學好的結果就是很多學生上了大學,寫論文寫不了,詞不達意;工作之后去面試,連個自我介紹都不能很好的完成。
強烈希望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階段取消英語學科,讓孩子們把更多的時間可以投入到語文和漢語的學習當中去。
感覺教育投入還是有不足,上學難。
入住了十多年的小區對口的小學是二環外的村小學(. 小區在二環以里),位置某二線城市。人們紛紛想辦法,各顯神通把孩子送到距離更近還有口碑更好一點的市內學校。去年據說對面小區的臨時停車場是原本規劃的小學可能要關停改建小學了,大家奔走相告興奮了一陣后,就沒下文了…
好像幼兒園也有這種尷尬,于是乎私立幼兒園遍地開花,小學說是公立,但贊助入學的為數不少,相對來說初中較為規范,劃片比較及時完整,但也有跟不上城市建設的情況。
再一個讓我不理解的是,以前一直是七歲入學,后來不知道什么原因改成了6歲入學,美其名曰,孩子的接受能力提高了。但實際上這種隱形的問題開始幾年不明顯,越往后問題放的越大以至于到小學五六年級甚至到初中,有的家長后悔的想重來一次。特別是男孩和女孩之間的這種先天的差異,還有男孩兒大一歲和小一歲,真的是差的特別多。他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表達能力…真的是一言難盡啊。
6歲、7歲孩子心智發育差別很大
不要以為只是短短一年或者幾個月,可能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這樣的一段時間,孩子的心智發育差距很大。一般來說,7歲左右的孩子比6歲的孩子要穩定很多,同時對周圍的事物有更清晰的認識,在上課聽講方面來說,也能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說學習的效果更好。有一個實驗數字可以證明,7歲孩子的學習注意力可以比6歲孩子提高70%以上。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看似晚上學,其實適應更快,進度更好,這樣可以更有助于孩子積累自信心。反而很多年齡小的孩子,很多大半年的時間都是在適應學習,具體效果一般,挫傷學習積極性。
早些年男孩子到了初二升初三暑假突然間長個,然后初三的體育測試就比較沾光。然后改成6歲上學以后,男孩子的長個時間就調上了初三升高一的暑假,那個暑假有的男孩子能長10~30厘米甚至更多,然后初中體育測試就比較吃虧。更主要的是他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跟以前有了質的飛躍。這反饋到學習上是一個非常大的優勢。但是有的男孩子沒有享受到這種優勢,就被高中拋棄了(初中學習吃力,中考落榜 )。
第3個遺憾就是取消了留級和開除的制度。使得本來就沒有什么規則意識,無法無天的青春期小孩對學習和規章制度沒有了敬畏,多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底線。
雖然達到留級標準的孩子,讓他從重讀一年真不一定能怎么樣,但是對本人也好,對周圍其他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震懾。而且有的孩子可能是因為不開竅讓他重讀一年是能夠達到及格標準的,而且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警醒,需要多對孩子引起關注了。
還有工讀學校和上管所的介入,近20年好像銷聲匿跡了。沒有了留級和開除之類的手段,品行惡劣的學生在學校簡直是如魚得水,可以肆意的為所欲為(這些人在家里面早已失控,唯一的指望就是學校,學校沒有什么有效的反制手段),直至性質惡劣到公安機關介入。
我記得在我上學的時候,經常有學校組織少管所的管教或者被管教人員來校做現身說法,當時雖然淘氣的孩子很多,但是沒有看到什么出格的行為,尤其是演講完了以后那幾周非常的規矩。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管人的地方有三處:家庭,學校和監獄!家長舍不得管,老師不敢管,那么只有等到他到社會上,讓監獄來管他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好處論文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實施義務教育法的好處論文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