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課程標準,是通過全面深入的教育改革實踐,總結了經驗、反思了問題、梳理了思路、綜合了成果,對中小學課程的標準化、科學化、現代化進行了全面的規劃和指導,為我國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一標準的制定背景,主要是基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國家教育事業改革的要求、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等多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的結果。同時也是為了貫徹落實教育方針,適應社會發展變化,進一步提升中小學教育質量,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人民,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追求。
2011年的中小學課程標準,主要包括了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綜合實踐活動五個方面的內容。
2011年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課程標準,主要包括了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標準、教學要求、綜合實踐活動五個方面的內容。
首先,課程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道德情操等綜合素質;其次,課程內容涵蓋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化學、生物、地學、信息技術、藝術、體育、健康等十四個學科;再次,課程標準明確定義了各學科學習的基本要求和學習成效的評價標準;第四,教學要求重點關注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的設計、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等方面的要求;最后,綜合實踐活動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形式,要求學生在全面發展基礎上,積極參與校內外的綜合實踐活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主要內容包括四個部分,分別是: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課程內容,第四部分實施建議。每個部分又進行了詳細的論述。還包括兩個附錄:附錄1有關行為動詞的分類,附錄2課程內容及實施建議中的實例。
標準2011版突出能力為重具體是指結合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進一步加強了德育。
一是各學科把落實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修訂的指導思想,結合學科內容進行了有機滲透。
二是進一步突出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如語文課程專設了書法課;數學建議將《九章算術》列為教材內容;歷史增加了傳統戲劇等反映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
三是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團結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根據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按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在原有民族團結教育內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發展”的內涵。
四是強化了法制教育的內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