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因為義務教育是依照法律規定對所有適齡兒童少年統一實施的具有普及性、強制性、免費性的學校教育,是提升國民素質的基礎,實現社會公平的起點。
義務教育一直是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中之重。本世紀初,中國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目標,首先解決法律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的問題。
個人思想道德素質
目標:
有很強的上進心,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措施:
完善德育體系、大力宣傳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注意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師德建設、德育教育與時俱進、建設“大思政”格局、提升家庭教育環境。
關心學習。懂得學習的中學生的主要任務,學習既是自己的義務又是自己的權利;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
關心他人,尊重、愛護、幫助他人。
熱愛班級和學校集體,愛護集體榮譽;具有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相結合的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精神。
樹立勞動觀念,積極參加勞動,有良好的勞動習慣,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艱苦奮斗的思想作風。
遵守公民道德,懂得現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禮節。
確立關心環境的意識,保護環境。
2.思想規范、政治規范方面的目標
熱愛祖國、熱愛家鄉、關心家鄉建設。
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擁護、熱愛中國共產黨。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掀起了普及義務教育的新熱潮
1993年,中共中央、頒布《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正式將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作為新的奮斗目標,開始了基本普及義務教育的第二次跳躍
2000年。
《中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報告》指出,從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到2000年中國初步實現“兩基”戰略目標,再到2011年全面完成“兩基”戰略任務,經過中國政府和人民25年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
中國全面完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戰略目標,實現了從一個文盲大國、人口大國向教育大國、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跨越,為邁向教育強國、人力資源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6年,全國共有義務教育階段普通小學17.8萬所、初中5.2萬所,小學在校生9913.0萬人,初中在校生4329.4萬人。
我國基本普及義務教育是1986年,1986年4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1986年7月1日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首次把免費的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也就是說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法的制定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發展到一個新階段,其實質是國家依照法律的規定對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實施的一定年限的強迫教育的制度。
1985年5月中共中央作出《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6 年4月12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同年7月1日施行。
這是建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教育立法,標志中國已確立了義務教育制度。
《義務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義務教育。
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狀況,確定推行義務教育的步驟?!眹鴦赵河?986年9月轉發國家教委、國家計委、財政部、勞動人事部《關于實施〈義務教育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 ,義務教育起始入學年齡為 6周歲 。
喪失學習能力的兒童免予入學,因疾病或特殊原因,可延緩入學。
各地規定的義務教育年限,為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法定學習年限。
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費,有條件的地區可免收雜費。
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要求在1990年左右基本實現九年義務教育;中等發展程度的地區要求在1990年左右普及初等義務教育,1995 年左右實現九年制義務教育;不發達地區爭取在20世紀末大體普及初等義務教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的培養目標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