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思頂雙師教育課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思頂雙師教育課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館陶公主之所以死后不愿跟丈夫同穴,反而和董偃一起同葬,這其中有很多原因。
1.無臉見丈夫陳午,在男尊女卑的那個時代,女性地位本來就不高,雖然她是一位公主,但文帝將她嫁給了堂邑侯陳午,不知道當時文帝出于什么樣的目的,劉嫖嫁給陳午在外人眼里看來有些男弱女強,劉嫖心里終歸有些許的不甘,但其也沒有辦法,但自其丈夫陳午去世后,其喜歡上了一個小好幾十歲的董偃,并與之有染,并且還將其介紹給漢武帝,其開創了公主養男寵的先河,其所作所為是根本不會得到死去丈夫的原諒的,所以其不敢死后與丈夫合葬,怕自己死后丈夫找她算賬。
2.劉嫖強悍一生,為了自己的女兒能夠當上皇后,其首先想和栗姬聯合,將女兒阿嬌嫁給太子劉榮,但是栗姬也是個愣茬,硬是沒答應,于是其又轉向王娡,與她聯合,最終導致景帝廢掉太子,立劉徹為太子,將女兒許配給太子劉徹,最終成為皇后,但因為始終沒有生育,后陷入巫蠱事件中被廢,劉嫖在其中也起到了不好的作用,憑著她擁戴劉徹做太子的功勞,總是在武帝面前指手劃腳,進一步惹怒武帝,再加上阿嬌未育,進一步加快了廢后的進度,所以其無臉再面對丈夫陳午,不與其同葬。
3.劉嫖與丈夫陳午的婚姻是政治聯姻,與你情我愿的愛情無關。作為女性,尤其是帝王家的女性,婚姻是沒有自主權的,沒有愛情只能隱忍。丈夫去世后,與董偃,不管董偃看上的是她的權勢,還是看上她的錢財,至少在劉嫖方面她是得到了滿足,董偃年輕漂亮有活力,自己老了老了還能有如此經歷,此生無怨了,所以活著的時候與董偃出入成雙入對,那么死了也要這樣 ,于是選擇與董偃同葬。
這就是我對劉嫖不與丈夫同穴的一點分析,如有不正確請批評指正。
這位館陶公主的名字叫劉嫖,名字起的別具一格,大概在漢朝這個"嫖"字,以其它意思為主,不似我們今天對這個字意的理解。歷史上有多少公主可能沒人統計,有名氣的并不是很多,真正有權勢的更少,就強勢而言劉嫖絕對數得著,漢武帝劉徹的上位,應該是這位姑姑兼丈母娘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大家對"金屋藏嬌"的成語很熟悉,這個嬌,就是劉嫖的女兒陳阿嬌,說明在衛子夫出現之前,漢武帝和陳阿嬌還是非常恩愛的,陳阿嬌的失寵主要是肚子不爭氣,即使衛子夫不出現,仍然會有別的女人出現,"母以子貴",女兒的缺陷導至以后因巫蠱事件,被廢除皇后之位,志高氣昂的劉嫖也無能為力。
50歲后的劉嫖,己心力交瘁,由于女兒的原由,政治上已風光不再,轉而沉迷于和面首董偃的二人世界。董偃出身于珠寶商人之家,因眉清目秀又聰明伶俐,13歲時被劉嫖看中,收為"干兒子"領到府上撫養,到董偃長到18歲時,已出落成一標致帥哥,真真一個瘦不露骨,胖不雍綴的"小鮮肉",此時劉嫖的丈夫堂邑候陳午已去世,閑逸在家的劉嫖面對此尤物,早已春心淫蕩,略使小計就把董偃弄到自己床上,從此你恩我愛,一發不可收拾,這對"母子"不倫戀,因沒有血緣關系也算不上亂倫,只是劉嫖開公主養面首之先河,劉嫖和后世淫亂成性的山陰公主,高陽公主的區別在于,淫而不亂,不只是滿足生理要求,在后來董偃因病死去后,再沒有包養別的面首,一直都生活對董偃的回憶中,臨死時提出要和董偃合葬,似乎也在情理之中,因她雖貴為公主,婚姻也是不能自已作主,他和丈夫陳午一定父親漢文帝包辦的,遇到董偃,算的上真愛,有"生不同年死同穴"的味道。其它方面的原因,如別的答友分析她無臉見丈夫陳午的原由,覺得和地敢做敢為的公主個性不大符,關鍵是和陳午的感情一般。
館陶公主劉嫖死后,最終如愿和董偃合葬于霸陵。
要說漢朝時期的館陶公主,那可以說別具一格,用我們的白話說就是不走尋常路,當然這一切可能和她從小的生活習慣與地位有著相當大的關系。
身為漢朝出名的長公主,地位真是比諸侯還要高大上,畢竟當時的竇太后是實際的掌權者,而館陶公主又是竇太后唯一的親女兒,那自然是寵上了天,自己的弟弟又是漢朝的皇帝,天下間不給館陶公主面子的實在是太少了。
當然了也不是沒有人逆過館陶公主的面子,比如當時的太子劉榮之母栗姬就干過這種事,可能是為了讓自己將來的權勢也如現在一般這樣長久下去,所以館陶公主決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劉榮,以自己的權勢弄個皇后的位置并不難。
本來是一件雙方都開心的事,可是栗姬認為這個長公主一直給自己老公送美女,這是奪了自己的寵愛呀,當然了本來皇帝也對栗姬也沒有多大興趣,不過栗姬總要給自己找一個借口,所以就把氣出在了館陶公主身上。
這下好了,館陶公主又是找自己的母親告黑狀,又是找自己的親弟弟說好話,反正最后的結果就是太子的人選被換掉了。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來館陶公主的權勢有多大了,當然了這個思想更是讓人無語。
早在最初的時候館陶公主就被自己的父親文帝下嫁給了一個千戶侯隊嬰的兒子陳午,可以說這場婚姻只是文帝劉恒想要拉攏自己手下的重臣,順帶的給自己女兒找一個不錯的丈夫。
反正文帝是很滿意,說實話一開始館陶公主倒也沒有什么不愿意的想法,可是隨著年紀的慢慢長大,館陶公主自己接觸的人身份地位又不太一樣了,心態就開始轉變了,回到家中看自己的老公哪是怎么看也不順眼了。
自己的老公地位也就是個中下等,而且長像又不帥,還不太會說話,這讓館陶公主是越來越看不上他,所以很早的時候館陶公主就了自己的面首,雖說陳午知道這件事,但是自己管不住,同時也不敢管。
畢竟雙方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很有可能管一次自己老婆,連帶自家的祖墳都沒有了,所以只能自個在暗地里偷偷生悶氣,時間長了就把自己給氣死了。
館陶公主劉嫖是漢文帝和竇漪房的長女,生的很是時候,大漢繁榮昌盛,不再用公主出去和親,館陶公主真是在蜜罐里長大的千金,權力、地位、金錢一樣不缺。
直到前177年,受父母之命下嫁給了千戶侯陳嬰的兒子堂邑侯陳午,作為皇帝的女兒見識頗多,根本不把這個老實巴交的陳午放到眼里,有了婚姻,并生了二子一女,算是圓滿了。不!館陶公主還要更完美一些!
館陶公主憑著自己的父母是國之至尊,為了讓自己的權力更長久下去,她設計手段聯合王娡對付不順眼的栗姬,廢掉她的兒子太子劉榮,使得劉徹登上太子位,也就是后來的漢武帝,自己的女兒陳阿嬌順理成章的成為漢武帝的皇后。至于自己的婚姻,也毫不避諱的豢養男寵,丈夫陳午對此也只能是忍氣吞聲,無可奈何的戴著頂綠帽子活了近五十年,前129年,撒手人寰,徹底解脫了。
沒有了礙眼的陳午,女兒阿嬌也生不出孩子因為嫉妒衛子夫搞巫蠱之術被廢,館陶公主沒了牽掛更加無拘無束。她在早年收養了一個叫董偃的13歲男孩,生的俊俏且性格溫和,作為養子令人教授才藝,一天天董偃長大了,才貌更加出眾,館陶公主迫不及待的收為己有,出則為隨從,入則為內侍。
面對世人的非議,在安陵愛叔的建議下,館陶公主先是裝病,使得漢武帝來探望這位對自己有恩的姑姑兼岳母,館陶公主順勢說病好了設宴感謝,于是制造了一個和董偃成雙成對近距離出現在漢武帝面前的機會,二人舉止恩愛恭敬,對漢武帝照顧周到,漢武帝也就默許了這對忘年戀,董偃得以出入皇宮,人稱董郎。
但畢竟是有違倫理,東方朔尤其看不慣,認為董偃私通公主有傷風化,使得君主不務正業,勸誡漢武帝不要對董偃那么好,漢武帝聽從了勸諫,漸漸遠離冷落了董偃。從此董偃便郁郁寡歡,剛剛三十就死了。
或許對董偃的愛是真愛,館陶公主從董偃死后就再也沒有養過男寵,沒過幾年,館陶公主也去世了,享年74歲。死前遺言,要同董偃合葬而不與丈夫陳午合葬。盡管這個要求是越禮之事,但是漢武帝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默許了。
對于館陶公主,一生無所畏懼,不受世俗婚姻牽絆,她的行為為后朝公主所模仿,在看重倫理道德的中國,不免遭人唾棄,但是畢竟和陳午沒有感情,遇到自己的真愛并一如既往的去追求守護,也不能說完全就是錯誤的,愛是沒有理由的,尤其對于皇族男性后宮佳麗三千,年紀一大把還不斷充實后宮的,人們倒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但是對于董偃,難以揣測他的心境,三十抑郁而終,想必不是擁有權力金錢日子就好過,身心就滿足了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思頂雙師教育課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思頂雙師教育課程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