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7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7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新課程標準(簡稱“新課標”)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質量要求。新一輪課程改革將我國沿用已久的教學大綱改為課程標準,反映了課程改革所倡導的基本理念。基礎教育各門課程標準的研制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工作,經過全國近300名專家的共同努力,18種課程標準實驗稿正式頒布,標志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入新的階段。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是指導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和教學的基本文件。
2021年,教育部發布了新修訂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語文等學科課程標準》。這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的一件大事,對于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育人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新的課程標準貫徹了黨的教育方針和教育理念,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反映了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要求,彰顯了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和特點。同時,也充分吸收了近年來課程改革實驗區的經驗成果,適應了時代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是各課程標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標,將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細化為本課程應著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例如,道德與法治課程明確了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等培養要求。
二是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基于核心素養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內容和基礎知識技能,精選、設計課程內容,優化組織形式。涉及同一內容主題的不同學科間,根據各自的性質和育人價值,做好整體規劃與分工協調。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要求。
三是研制了學業質量標準。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內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形成學業質量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是增強了指導性。
2022版新課標的主要變化包括教材內容的調整、教學目標的更新以及評價體系的改革等方面。
首先,教材內容方面,新課標對一些學科的知識點、概念進行了細化和調整,確保教學內容更貼近實際、更有針對性。
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使教材更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
其次,教學目標方面,新課標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學生不僅要掌握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科思維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社會責任感,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7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7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