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學前教育課程的性質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學前教育課程的性質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學前教育的性質是公辦為主,扶持合格的民辦幼兒教育。學前教育關系到一個人良好習慣養成和學習品質的形成。所以,學前教育在整個學習階段占據著絕對主導的地位。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現在初步規定新建小區必須配備合適的幼兒園,這是標準配置,必須嚴格執行!
請給出完整的題目。 一、 中國學前教育目前處于快速發展期。 2010年, 國家發表了“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 的若干意見”,明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 把發展學前教育擺在社會發展中更加重要的位置。 根據國家要求,教育部制定了第一個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三年計劃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學前教育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增加了經費投入。 2011年至2013年,中央財政學前教育項目經費投入500億元,帶動地方各級財政投入1600多億元。全國財政性教育經費中學前教育占比從2010年的1.7%提高到2012年的3.4%。 (二)增加了學前教育的普惠性資源。 1、擴大幼兒園建設數量。特別是支持中西部農村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2、制定獎獎勵補助政策。鼓勵社會參與、多渠道多形式舉辦非公有制幼兒園,擴大學前教育資源。 3、實施在職幼兒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加強學前教師建設,努力提高師資水平。 4、建立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對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入園給予資助。各地普遍建立了學前教育資助制度,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超過400萬人次。 (三)加強了院校學前教育師資建設。 2013年培養幼兒園教師的高等院校和中等師范學校已達739所,在校生規模達53.7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5.8萬人,增長了近1倍;而且還加大了培訓力度。 幼兒園教師國培計劃投入11億元,培訓農村幼兒園教師29.6萬名。 (四)制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了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高。 為了提高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和保教質量,不斷加強幼兒園的規范制度建設,依據教育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教育部出臺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各地也積極完善幼兒園的準入制度,加強幼兒園收費、安全、衛生、辦園質量等方面的管理,提高幼兒園教師專業素質。 教育部頒布了《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標準》,核定公辦園教師編制,通過特殊教育崗位(智力發展障礙)計劃、小學教師培訓后轉崗、接收免費師范生、公開招聘等多種途徑,充實幼兒園教師隊伍。 經過三年實踐,學前教育有了長足進步。 2013年全國共有幼兒園19.86萬所,比2010年增加4.82萬所,增長了32%。
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機構。
幼兒園課程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學科:音樂、美術、語言、常識、體育、禮儀習慣等。
二、活動:為兒童安排各種有組織有計劃的各種活動。
三、經驗:為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所提供的有益經驗。
幼兒園的任務為解除家庭在培養兒童時所受時間、空間、環境的制約,讓幼兒身體、智力和心情得以健康發展。可以說幼兒園是小朋友的快樂天地,可以幫助孩子健康快樂地度過童年時光,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可以從小接觸集體生活。
幼兒園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基礎的基礎,是對兒童進行預備教育(性格完整健康、行為習慣良好、初步的自然與社會常識)。其教育課程沒有明顯的區分,大概由語言、科學、藝術、健康和社會等五個領域以及各種活動構成。各個領域相互融合,決定教學內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學前教育課程的性質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學前教育課程的性質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