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蒙氏教育課程中班美術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蒙氏教育課程中班美術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仙人掌,知道其主要外形特征。
2、大膽作畫,積極動腦,能夠用蘿卜拓印出各種不同仙人掌。
3、以游戲化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從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刻好的蘿卜, 不同的仙人掌盆栽,貼有花盆的紙張,各色顏料若干盤,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播放仙人掌動畫,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段很好看的動畫短片,你們想不想看?看完請小朋友說一說動畫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幼兒帶著問題觀看動畫片《仙人掌》
2、提問:動畫片講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活動目標1、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進一步體驗圖形間的組合替換關系。
2、能運用平移、旋轉、翻轉等方法拼出平行四邊形,并記錄自己的拼法。
3、理解操作步驟,樂意探索多種品圖形的方法。
活動重點通過與梯形的對比,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基本特征;鼓勵幼兒嘗試探索平行四邊形的多種拼法并進行記錄,發(fā)展幼兒的空間運動能力和表征能力。
活動難點活動準備經驗準備:對三角形,長方形,梯形等基本圖形有初步的認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探索各種盒子或瓶子的不同打開方式。
2、鼓勵幼兒大膽用語言簡單表述。
3、培養(yǎng)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活動準備:1、各種盒子或瓶子;各種糖果若干(裝入不同的盒子或瓶子中)旺2、仔牛奶、黑白配兩盒2、自備套盒一組(大紙箱――小盒子――小熊)
加減法是個長期學習的系統過程。從學前10以內加減法,到一年級20以內加減法,100以內加減法(1),隨著數域的不斷擴充,反復學習加減法概念的過程中,使得孩子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理解加減法的全貌。連續(xù)性和系統性也是數學螺旋式學科特點。每個階段學習都是下一階段的學習準備,所以方法必須要結合孩子不同階段認知發(fā)展特點。我是王老師,專注于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以下詳解學前加減法學習建議,供家長粉絲們參考!
學前階段加減法學習
期中考完那段時間,很多一年級家長粉絲咨詢王老師孩子加減法計算基礎不好是什么原因。加減法抽象符號運算,是伴隨數概念系統相互促進和發(fā)展的。現在很多幼兒園也逐步課程系統化,學前兒童在數領域是有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的。
① 兒童數概念發(fā)展
兒童數概念發(fā)生有一定的順序,先辨數,再認數,接下來是點數。認數先于點數,一旦掌握點數技巧,3歲左右點數超過認數,是認數和點數的關鍵轉化期。
4~5歲兒童能在點數實物之后說出它們的總數,并建立初步的數群概念,能正確區(qū)分10以內數的實物多少和比較10以內兩數大小,并且可以借助實物進行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能掌握實物的數序,接下來就是以數字作為符號進行10以內加減運算了。這也是入學前需要掌握的數學運算能力,一年級上冊還會系統進行銜接。
② 10以內所有數的分成
不建議過早進行大量枯燥符號運算,首先要有數感培養(yǎng)意識,數數要結合正著數,倒著數,跳著數綜合練習,這也是學習加減法重要的練習策略。
教小朋友加減法,有很多方法哦,可以用手指舉例子,帶小朋友逛超市買小朋友喜歡的東西,讓他們自己算需要支付多少錢,生活中可以用棒棒糖,玩具這些事物來舉例子,讓小朋友有興趣參與進來,也可以買一些有興趣的學習資料學習視頻,學習工具這些,讓小朋友很主動的去加減法哦。
視頻加載中...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蒙氏教育課程中班美術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蒙氏教育課程中班美術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