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機構行業趨勢分析圖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教育機構行業趨勢分析圖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這個問題,我覺得大學畢業以后做了教培行業的我,還是有資格談論這個問題的。
第一:選擇教培機構的原因是他本身就是學師范專業的,所以畢業以后選擇跟教育有關的行業。
比如我以及我認識的很多個做教培的,自己當時的專業就是師范專業,或者跟師范專業沾邊的專業。
第二:想考公務員事業單位,第一年卻沒有考上,做教培行業,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準備考試。一邊做教培,一邊可以有一定收入,維持基本生活。
第三:外界人為教培行業收入高。
在外界看來,教育培訓行業是暴利行業,所以很多大學生盲目跟從。
第四:看上去門檻低,投資少。
第五:大學生沒有找到合適工作,不愿意去超市之類的地方上班,覺得拉低身份,去教育培訓中心,覺得有檔次,不掉價。
聊聊這個問題
拋開對教育行業本身的熱愛但又無法進入公立系統的不談,單從就業角度聊聊這個問題
培訓行業,技能培訓或興趣培訓看上去還有一定的專業性,但是中小學應試課程的培訓,相對來說入門門檻很低。所有人都上過學,聽過老師講課,自己又是大學畢業,感覺中小學知識并不難,尤其是小學,特別是小學數學,看上去很好講,簡直到了長嘴就敢講課的地步。同時,確實一些昧著良心的機構把這個門檻也設得很低,有人講就行。對于行業從業人員來說,非常氣憤這種現象。
其實,這行真的只是看上去門檻低,是一個好人不愛干,爛人干不了的行業,不是看上去的一加一等于二誰不會教的狀態。不過也確實是因為看上去的低,所以很多畢業生,不論學什么專業的,都可以把培訓行業當作自己找工作的一個可選方向。
除了遍地的培訓機構以外,大機構每年都會做特價或低價班,這類課程對教師的需求量非常龐大,加上培訓行業在機構的教師上升空間有限,每年都會有大量教師出來單干,一邊是需求增加,一遍是在職教師的流失,這個需求量就變得非常大了。需求量大,門檻相應也會變低,進入的人也就會增加。
還有一些人認為培訓機構除了周末上課,其他時間相對較輕松、靈活,天生不愿意被嚴格約束的年輕人,自然會想嘗試一下。
聽聽教培校長說:
1,教育培訓行業已經走到后期
作為一個老資歷的教培人,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深根已經的教育培訓機構,當然,也算是勸導。
2,作為二線教師,教培教師的工資符合應屆畢業生的需求。
應屆畢業生快速進入社會,做些沉淀,養活自己,總體來說,教培老師會是排前部的選擇。
3,教培門檻低?
只能說初始的門檻低,后續門檻高。能否長久發展,看個人。大部分人是不能堅持很久的吧,畢竟有著在校老師這個在擋道。
畢業生投身教育培訓行業有其原因的,情況比較復雜,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培訓行業的門檻標準不一。
在中國每年畢業的大學生人數逐年蹭加,就業形勢持續嚴峻,不是找不到工作,工作時肯定找得到的,問題就是找不到好工作,尤其是自己喜歡的工資待遇有好一點的,公務員和教師也成為比較有競爭力的職業了,還有比較穩定的事業單位。國家企業和外國企業也比較可以,大型的私人企業和上市公司也有看頭,但是,畢竟,要求也不低,動不動就要求畢業生有重點大學畢業的或者研究生學歷的,這樣一來就使一部分畢業生向培訓機構方面就業或者創業了,門檻不高,如果是小學初中的課程相對比較簡單,機構要應聘的畢業生試講一番,然后再培訓一下就可以教授學生了,當然,高端的機構肯定要求就不一樣了,工作待遇也不一樣的。據我所了解,縣級一下的培訓機構要求較低,這種機構喜歡當地學校的一下在職教室兼職,但是由于近幾年教育行政部門嚴格規定教師不可以兼職,否則會被開除,這樣就導致地方的培訓機構不得不招聘一下畢業生或者非正式教師啦。
第二,教育培訓行業也是一塊肥肉。大家都知道,國家正規的學校包括初中高中,以前星期六日都可以補課的,現在不可以了,除了高三外。那么這么一大批學生周六日沒課上,在家里,家長又擔心學習跟不上,所以很有可能家長就給孩子找個培訓機構去上上課學習學習吧,免得在家看電視玩手機影響學業。那么教育培訓機構就像雨后春筍出現了,那就看機構的實力了,結果出現了參差不齊良莠不一的機構,這時,教育行政部門就要介入管理了。
總結,事情總是有兩面性,教育培訓機構的存在,一方面給畢業生拓寬了就業門路,也使孩子增加了學習的地方,一方面給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帶來思考。沒有好與不好,只是在教育的進程中一種必然的產物,她的存在將持續下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機構行業趨勢分析圖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機構行業趨勢分析圖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