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總結稿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總結稿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即: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放學前5分鐘、每節假日放假前30分鐘對學生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班主任要不斷創新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利用1分鐘得到警示作用,利用5分鐘總結本周安全工作,利用30分鐘主抓領導給學生講解安全主要性。
“1530”安全教育模式即:每天放學前1分鐘、每周放學前5分鐘、每節假日放假前30分鐘對學生進行安全提醒和安全教育。
具體來講,“1”是指低年級每天放學前由班主任或任課教師給學生進行一分鐘安全教育,高年級則由一名學生給全班同學講解安全知識;“5”是指周末放學前由班主任對學生進行5分鐘安全教育 (對一周的安全情況小結);“30”是指節假日放假前由學校主管安全的干部給全校學生上30分鐘安全教育課。
班主任要不斷創新安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利用1分鐘得到警示作用,利用5分鐘總結本周安全工作,利用30分鐘主抓領導給學生講解安全主要性。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不能有絲毫的僥幸心理,不能有絲毫的松勁情緒。不僅要天天講,而且要做詳細記錄,更要把各項工作做細、做精、做規范,在落實上狠下功夫。
思想意識本來是個比較學術性的哲學概念,題主的問題將其限定在教育教學的范疇。這樣一來,依據學校教育的本來屬性,思想意識,通俗的表述就是指思想品德;改變思想意識,就是改變思想品德。
學校教育,尤其是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思想品德的改變與培養非常重要。對不良的思想品德進行矯正,這屬于改變的范疇;對未知的品德修養進行培養,同樣是對每一個學生個體的改變。教育界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育人為首,德育為先。由此,足見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實際操作層面,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有四種途徑和方式。
一是正面教育。中小學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課程的設置,就是思想品德教育突出表現。班級、學校、黨團隊等等組織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主要目的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統治階級開辦教育的最直接目的就是向受教育者灌輸符合其要求的思想品德,即培養統治階級需要的勞動者和接班人。
二是德育滲透。首先表現在教材的選用。《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千字文》《論語》《中庸》《大學》,這些是封建社會的教材。篇篇都充斥著儒家的正統思想,即統治階級思想意志。現在,選擇任何課本,也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與理論,否則,就違法違規。其次是指德育滲透在各學科教育教學之中。數理化、史地生各科教學,其課堂上同樣具有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塑造。
三是教師身教。教師的示范與榜樣作用也是學生思想意識改變與形成的重要方面。因為優秀的教師都是“傳道者” 。俗話說,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言行對孩子影響極大。我們都知道,我國許許多多的革命者都是在自己老師的影響下走上革命道路的。現在,都說年輕人思想活躍,具有獨立判斷的能力,可是被教師引上歧途的也不少見。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也是其傳道的活動,教育行政部門要正確認識教師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四是制度歸化。各種制度的設計都具有極強的價值導向性,是嚴格的思想意識規范。積極踐行者,得到褒獎;違反規定的,受到應有的處罰。制度對孩子思想意識的塑造也極為重要。
無論如何,現階段,我們要大力提倡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定要高楊主旋律,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和接班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總結稿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總結稿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